(资料图)
2023年春节前后,各地文艺演出稳健复苏。青年朋友们三五成群相约于剧场,无数小家庭一家几口携手共享文艺盛宴。经典演出再现一票难求盛况,剧场满座热闹恢复如前。在开工势头如此强劲的文艺新局中,交响乐演出也迎来了开门红,不少演出通过短视频“出圈”,引发广泛关注。(2月22日《光明日报》)
“短视频”与“交响乐”,两个名词放在一起,乍一看仿佛是分属于视觉与听觉的不同赛道,但将两者结合起来,让交响乐在短视频平台奏响“新舞台”,这样的“化学反应”,未尝不是一场经典文艺与新兴传播的双向奔赴。
在不少人的过往认知中,作为舶来品的交响乐,在一些文学、影视作品的描写中,往往打上“高雅”“贵价”的标签,给人以“不食人间烟火”的距离感。部分人出于“门外汉”的底气不足,在一些经典艺术面前踌躇不前,也就因此错过了与之接触的机会。因此,对于以交响乐为例的经典演出来说,如何从小众“破圈”走入大众视野,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剧场“突围”、数字“吆喝”。在短视频赛道上,“人人皆为制作人”的发布形式,我们于智能手机的方寸之间,就能领略到经典艺术的精彩纷呈,也给了更多人了解古典艺术的机会。在之前的疫情防控形势下,各地线下演出活动不定期被按下“暂停键”。在这样的背景下,交响乐乐团将演出从线下音乐厅搬到了视频用户的屏幕前,不仅消解了观众与交响乐之间的心理距离、丰富了观众的娱乐生活,更是借助数字传播的巨大优势,让线下演出跳出场地制约、迎来数字舞台的柳暗花明。
另一方面,“新旧结合”、经典新生。内容永远是艺术表现的核心所在。当下,青年群体作为情感消费的主力军,想要赢得他们的青睐,还需在经典内容之中,融入更多年轻元素。交响乐演奏游戏配乐、动漫音乐,以经典艺术演绎流行乐曲,迎合青年人消费口味的同时,更生动展示了传统经典艺术的强大包容性,值得借鉴。
从哈尔滨中央大街上的《喀秋莎》,到伦敦泰晤士河边的《茉莉花》……有限的视频内容中,艺术与文化的交流却不被场地所限。流媒体时代,乐见更多经典艺术跃上数字舞台。(刘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