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由中国社科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主办的第三届社保管理论坛在京举办。论坛上,来自高校及科研院所社会保障领域学者专家、部分省份社保经办机构代表、数字化服务企业代表等,围绕“以人民为中心 推动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主题总结分享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经验,为推进社保经办管理服务水平提升积极建言。
论坛上,社会保险标准化副主任委员、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原主任唐霁松表示,数字化转型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的必然要求。数字化转型与社保基金“安全规范”密切相关,应加强对风险的识别、度量、防范和监控,实现风险防控信息化;应培养共建共治共享的全民社会保障理念,形成全社会联动监督机制;应在全系统培育数据文化,提升社保基金风险管控效能。
(相关资料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王延中提出要进一步明确社会保障数字化治理整体战略,统筹社会保障数字化治理体制机制,强化社会保障数字化治理技术支撑,增强社会保障数字化治理政策研究,提升社会保障数字化治理安全保障,以数字化赋能社会保障,不断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山东工商学院东亚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傅志明就数字化转型中的“标准化+智能化”主题进行了深入分享,提出目前地区间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情况依然存在,要进一步推进信息数字化、流程数字化、系统数字化,不断提升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成效。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对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瓶颈进行了分析,在与国外三种经办模式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指出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的改革思路在于将经办成本纳入社保基金管理费用,进行自上而下的信息化系统建设。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社会保障系主任、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梳理了我国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成效和问题,提出要以“人人持卡、一卡多用、全国通用、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为目标,加快“社会保障一卡通”经办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保险经办服务的获得感。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人社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谭中和指出,社保经办的信息化不等同于数字化,要坚持“从数据中来,到经办中去”,强化社保经办系统经办“数字化”意识,加快社保经办业务模式和流程的重塑和转型升级,以创新融合破解社保数字化转型难题,着力打造适应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的外部环境和生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社保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房连泉围绕“人工智能冲击—就业市场新形态—社会保障制度变革”这一逻辑链条,分析了未来社保制度可能的变革路径,提出未来社保制度应主动进行调整,采取综合性改革措施,在加强就业规制的同时改进社会保险计划融入性,引入个人化保障计划,普及非缴费型救助制度,引入全民基本收入和增加社保融资渠道,使社保制度改革与技术进步、就业转型同步相融合。
天津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宫强认为要坚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这一核心主旨,以提升经办管理和服务效能为目标,优化经办流程,畅通服务渠道,强化风控管理,打造技术中台、业务中台、AI中台、数据中台“四个中台”,推进“统模式”系统、基础数据治理、数字经办系统、基金风控系统、“一卡通”应用系统“五项建设”,加快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湖南省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副主任、二级巡视员孔祥国提出要在完成企业养老统筹剩余任务功能建设、养老统筹上线后问题处理基础上,加快推进社保各险种统筹,建设多业务功能应用,搭建多样化协同场景,建立数字化决策指挥机制,真正实现社保经办服务从“快办”向“智办”升级。
针对历史数据质量不高、数据共享不充分、统筹层次偏低等问题,河南省社会保险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李然提出要加快规范建设进度、加深数据共享程度、加强风险防控力度、加大提升服务体验,以数字化转型引领社保经办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刘华指出,要紧盯“质量变革”,拓宽数字应用场景夯实“数字+发展”的思想根基,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方面充分发挥数字价值,释放数字惠民红利打造“数字+民生”的强大阵营,使人民群众享受数字化带来的福祉。
据悉,“社保管理论坛”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创办,专门研究社会保障经办服务问题的全国重要交流平台,旨在助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和提升我国社保经办能力与水平。(康芸烨供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