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年来,南通市通州区兴东街道永护村不断提升基层治理队伍的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推深做实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中,依托“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把服务融入在网格中,把部门联动在网格内,通过部门联动提升网格服务效能,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百米”。
整合网格,广开哨源
永护村坚持党建引领网格化,将全村划分为3个网格、20个微网格,将全村78名党员凝聚起来,选出热心公益、责任心强的党员村民担任微网格员,负责信息上通下达,把服务群众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拓宽问题收集渠道,发挥网格化服务管理优势,通过“12345”平台、村民微信群、网格员日常巡查等方式线上线下收集、发现问题,将“哨源”前沿直抵一线、紧贴群众。
厘清职责,精准吹哨
永护村通过对网格员队伍定期技能培训,强化网格员对各类问题精准化处置的能力。用好用活“全要素网格通”APP,通过及时上报事件,整合分类村居环境、安全隐患、基础设施管理等各类问题,明确相关职能部门,按照“村居优先处理—街道集中处理—职能部门专业处理”的处理模式精准吹哨,有针对性地解决基层现实问题。
全程监督,跟踪反馈
永护村网格员通过“全要素网格通”上报事件至市一体化网格服务平台,由街道派单员转派到相应职能部门受理,负责部门完成任务后拍照上传。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形成“闭环”,各步流程透明化,通过平台的反馈管理,对相关负责部门形成督促作用。问题解决后,网格员需要进行现场核实,保证问题得到完善解决的同时,还要听取群众的反馈,将“我为百姓办实事”真正办到老百姓的心坎里。
下阶段,永护村将继续拓宽做实“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整合各方资源,充分释放“吹哨”带来的效能,有效解决农村基层“看得见、管不了”的治理难题,努力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让老百姓真真实实享受到“网格化治理”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通讯员 江培妮
校对 陶善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