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热讯:央媒看山东|央视8分钟聚焦德州:吨粮田上促单产 夯实丰产基础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7日讯 4月17日,央视《朝闻天下》播发栏目《吨粮田上促单产 夯实丰产基础》,其中对德州开展“吨粮田”创建工作进行了报道。报道如下:

01:48

夯实丰产基础 发挥压舱石作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眼下,北方大部分地区冬小麦进入拔节期,也是春管的关键期。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开展吨粮田创建”,那么什么是吨粮田?吨粮田里生长的小麦和普通农田里的又有什么区别呢?

在山东德州义渡口镇高标准农田片区,技术专家正在为麦田进行统一病虫害防治。记者了解到,和每亩年产1000公斤粮食的“吨粮田”不同的是,这片高标准农田里包含了1.5万亩吨半粮田,平均亩产1576.3公斤,达到吨半粮的产能。在吨半粮田里,我们看到小麦的颜色深绿、茎秆粗壮。

德州市陵城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王书友介绍说:“苗齐苗全苗壮,没有稀稀拉拉缺苗断垄的现象。现在我手里两株麦苗,一个是普通麦田的小麦,一个是我们核心示范区的麦苗,从长势来看,我们吨半粮核心示范区的麦苗分蘖均匀适中,苗比较粗壮,叶色浓绿,根系发达,后期会成穗率高。”

专家告诉我们,到了穗期,分化会更加明显,吨半粮的小麦抽穗更加整齐,小麦根系发达,穗大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灌浆期时绿叶功能好,抗早衰的同时延长灌浆时间,小麦亩穗粒多千粒重高,为丰收奠定良好基础。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科技战略研究院院长高旺盛表示:“我们要保证我们的粮食安全,提高我们粮食产能靠什么?主要就是靠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单产,所以吨粮田的意义是在于夯实根基,发挥压舱石的作用。”

00:52

率先提出 定义“吨半粮”新概念

到底什么是吨粮田、吨半粮?其实,“吨粮田”就是年粮食亩产达到一吨的农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黄淮海以同一块地小麦亩产400公斤、玉米亩产600公斤的策略,实现了一亩地全年产粮食一千公斤的目标。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粮食高产地区,已经出现了“吨半粮田”,“吨半粮”的概念在2021年,由山东德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吨半粮”是指一亩地产量超过1500公斤。去年,德州超过50%的“吨半粮”核心区平均亩产1576.3公斤,达到吨半粮产能,最高亩产达1870.4公斤,刷新当地粮食单产纪录。

01:43

筑牢吨粮田“耕”基 建设高标准农田

作为全国首家地市级全域创建“吨半粮”的城市,山东德州有965万亩耕地,常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50亿斤以上,用占全国0.9%的耕地生产出了全国3%的小麦、1.4%的玉米。如何在吨粮之上再促进单产提升?当地破解了哪些难题?来看记者在山东德州的调研。

据记者了解,在山东德州尚塘镇的吨半粮核心创建区,这里正在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这里的引水渠已经完成了清淤,正在进行护坡衬砌,两条生产道路也正在加快建设。

山东省德州市农业和农村局局长孙丰勇表示:“德州市的水源主要来自黄河水,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71.4%,近30%的耕地面积受到水源的限制。 ”

为了解决水源的问题,德州市在实施高标准农田提升工程的同时,大力建设喷灌、管灌设施,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种粮大户尹殿东在德州市庆云县承包了2100多亩农田,高标准农田建成后,他家土地不再是“碎片化”,农田灌溉及耕作条件明显改善。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尚堂镇种粮大户尹殿东告诉记者:“现在引水渠修好后,片片相连、块块相通,距离较远的地块现在也不缺水了,旱能浇、涝能排。”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尚堂镇农技人员李军凯介绍说:“同时对道路、桥梁进行了修缮提升,方便大型机械进场作业。”

截至目前,德州市的高标准农田达到772.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0%。

培育本土化“良种” 保证用种需求

要想实现吨良田之上促单产,除了农田必须是高标准农田之外,本土化的“良种”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张文国是德州一家种子企业的负责人,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地里查看新育种小麦的各项性状。

德州德农种子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文国告诉记者:“在我们鲁西北,今年极端的气候,抗冻性最起码很好,再一个现在看来分蘖率很好,另外,我们病菌基本没有,健壮、没有根腐和茎腐。”

去年,张文国公司选育的德麦008,小麦平均亩产高达839.2公斤,刷新了德州市小麦单产最高纪录。今年,他们在德麦008的基础上又共选育了几十个品种进行试验。

张文国介绍说:“一个是优质的,一个是抗病的,再一个抗倒的,我们给杂交了以后,又搞了一个抗干热风的品种,要经过六年才能看出小麦抗病性,再经过六年选育,搞试验、再审定才能拿出来当品种推广。 ”

种子适应本地气候和环境,才能呈现最好的长势,这也要求种子必须本土化。

山东省德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孙丰勇表示:“本地研发的品种适应性强,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等情况,从源头上保证了‘吨半粮’创建和粮食生产用种需求。”

去年,德州的15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国家和山东省审定,审定品种总数达160多个。目前,德州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9%,种子质量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9%以上。

推广集成增产技术 提升粮食产量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吨粮田的建设过程中,单一技术的应用很难提升粮食产量,必须实施多项增产技术,而德州在推广集成增产技术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在德州乐陵南夏村,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科技小院”。这里聚集了多家国内农业高校的硕士生、博士生。眼下正是小麦春管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

“那像我手里这种,有四个分蘖、五个分蘖的这种,就是咱们的一类苗,一类苗麦田咱们的追肥浇水可以适当晚两天。”青岛农业大学驻乐陵科技小院研究生周培福说。

为了加大科技资源的整合力度,在技术推广过程中,德州改变过去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模式,通过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让技术真正落到万亩田间。

德州还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组建“吨半粮”创建专家顾问团队,集成推广小麦旋松耕层优化技术、秸秆还田、应用配方精准施肥等8项农业主推技术,强化增产技术支撑。

种粮大户张丙学在临邑县合务镇承包了450亩地种玉米和小麦,他通过半托管的方式,把自家土地交给当地合作社进行管理。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合务镇种粮大户张丙学:“今年从开始小麦管理施肥到浇水,包括施药一直都是跟合作社合作。”

张丙学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由合作社托管的种植成本每亩1100元,自管大概1200-1250元,每亩可节省150元左右。

目前,德州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3769万亩,通过经验累积,当地还创建了以机械化生产、病虫草害防控等技术规范等系列标准,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构建多元互补、高效协同的农技推广体系,聘用新型经营主体担任科技带头人,全面推进‘吨半粮’核心区、辐射区、带动区建设,2023年,力争核心区‘吨半粮’达标率达到70%,面积80万亩以上,粮食单产、总产稳中有增。”孙丰勇表示。

关键词:

推荐阅读

Copyright   2015-2022 东方印刷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8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